專利區

潛水艇專利戰略伏擊谷歌智慧音箱

美國搜諾思音響科技公司(Sonos Inc.)與谷歌科技公司(Google)間專利訴訟案是一場引人注目的智慧財產權爭議,牽涉美國專利申請策略與專利法中「申請懈怠原則」(Prosecution Laches Doctrine)搜諾思公司是多空間音響系統(Multi-Room Audio System)技術先驅,該系統可在不同房間中同步控制音樂播放;搜諾思早在 2006 年提交相關技術臨時申請案(Provisional Application),且從2008年到2019年持續提交多項延續專利申請,逐步擴展其專利權利要求。搜諾思於2020 年指控谷歌的智慧音響產品(Nest 系列)侵犯其 2019 年取得之專利並成功說服陪審團判賠3,200萬美元。然而美國加州法院於2023年判決中闡明搜諾思的專利申請因過度拖延而不可實施。
1995年以前美國專利制度允許專利在核准前不公開,因此申請人可以長時間修改、延續申請,讓專利「潛伏」多年,等到市場已廣泛採用該項專利技術時,申請人突讓專利核准並立即對使用者提起侵權訴訟,要求高額賠償或授權費,此乃潛水艇專利(Submarine Patents)。是以1995年美國專利法改革將專利效期改為「自申請日起算20年」,並要求大多數專利案內容在申請日18個月後公開,大幅削弱潛水艇戰略的可行性。另,法院可依據申請人是否「不合理且無正當理由地拖延申請」(申請懈怠)原則,判定專利無效。
本案目前裁定等同再次否定潛水艇式專利布局,企業若採類似策略,可能面臨法律挑戰,但企業仍須更審慎規劃專利申請節奏,以避免因拖延而失去專利保護,蓋若技術已廣泛應用卻未及時申請專利,可能失去主張權利的正當性。另此案可能促使美國專利局與法院更加嚴格審查故意拖延申請行為,影響全球企業在美國的專利策略。說到底,追逐技術保護亟須不懈怠才能避免被伏擊,申請專利是一場對時間與戰略的法律競賽。

(部分摘錄 GPT-4 答詢內容)